首页

国产在线播放

时间:2025-05-23 21:47:22 作者: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徐徐展开亮眼画卷 浏览量:12165

  2024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圣彼得堡出席金砖国家同“全球南方”国家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对话会。金砖各国同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塞尔维亚、土耳其、老挝、越南、巴林、毛里塔尼亚、古巴、尼加拉瓜、委内瑞拉等国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出席。

  王毅说,国际安全形势日趋复杂,地缘竞争愈发激烈,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军备竞赛持续升级,冷战思维沉渣泛起,非传统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全的向往更加强烈,对团结合作的呼声更为迫切。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离不开一切进步力量的支持参与。进入新世纪,“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这是历史发展潮流所趋,是百年变局希望所在。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全球南方”应当勇立潮头,主动作为,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贡献积极力量。中方提出四点主张。

  一要坚持对话合作。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合作促安全。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反对阵营对抗和军事胁迫。

  二要夯实发展之基。携手推动发展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重振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享发展机遇和成果,实现共同繁荣。抵制“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等逆流,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全球南方”正当发展权益,不让任何国家在现代化道路上掉队。

  三要弘扬团结互助。在发展道路上互帮互助,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调,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在关乎“全球南方”共同利益和人类前途命运的原则问题上团结发声,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提升影响,获得更大发言权。

  四要彰显开放包容。共同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道路和平共处、共生共荣,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坚决抵制少数国家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把价值观变为干涉别国内政的工具,甚至变为煽动对抗的武器。

  王毅强调,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上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行,擘画了新时代中非合作新蓝图,指明了中非携手推进现代化的具体路径,发出了“全球南方”奋发向前的时代强音。中国将始终同南方国家坚定站在一起,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共同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王毅强调,金砖国家与“全球南方”拥有天然情感纽带和广泛共同利益。中方支持金砖敞开大门谋发展,张开怀抱促合作,欢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南方伙伴加入金砖大家庭,共同做维护和平的稳定力量、开放发展的中坚力量、全球治理的建设力量、文明互鉴的促进力量,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系列高清视频:春分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展产品深受日本朋友的喜爱和好评。此次“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和歌山县品鉴会为中日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也为下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青海省气象台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

永兴呼兰河特大桥因此成为中国高寒地区在建高铁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跨度最大的高铁跨河特大桥之一。施工单位采取了搭设水上钢栈桥、钻孔平台、双壁钢围堰基础围护、墩身棚架保温等施工方案。应用超声波检孔仪、大直径反循环钻机、钢护筒串联等创新技术,打通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保证了工程项目施工有序推进。

北京市气象台发布沙尘蓝色预警信号

解答时代新课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新时代的理论创新要结合的最大实际,就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就是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时代背景下解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这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也是推动新时代理论创新必须把握的时代机遇。答好这张时代考卷,才能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为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联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8月8日发布消息称,进入暑假旅游旺季以来,澳门各区旅游景点及场所人流畅旺。临时数据显示,8月前七天(8月1日至7日)入境旅客近84.3万人次,日均约1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14.3%。其中,8月3日单日入境旅客约15.2万人次,是今年暑假截至目前单日入境旅客人次的最高纪录。

北京通州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 平谷线多座车站进入盾构施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这不仅明确了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中政治要强的核心内涵,也破解了困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性问题,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价值导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